专业号

鳗鲡为暖温性降河性洄游鱼类,生长肥育期5-8年,并开始性成熟。亲鱼在秋末冬初由淡水水域向河口移动,随流出海,进行降河产卵洄游。入海后性腺迅速发育至成熟。产卵场约在中国台湾南部深海水域。孵出仔鳗随海流漂移,在漂流过程中由仔鳗变为扁平的柳叶鳗,进入河口前变为线鳗。每年冬季12月和早春2月已有部分鳗苗到达长江口区,在河口区形成一年一度的鳗苗汛。鳗苗溯河而上,到长江各干、支流索饵、肥育、生长。成熟后又进行降河生殖洄游。

鳗鲡适应能力很强,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。鳗鲡有明显的趋温性,春季水温上升到12℃以上时,鳗鲡开始洄游和摄食。夏秋季水温处于24-30℃时最为活泼,生长迅速。冬季水温降到10℃以下时,不食不动,处于冬眠状态。当水中溶解氧量为5-12毫克/升时,摄食与生长旺盛。当溶解氧下降到0.7毫克/升时,鳗鲡开始浮头,下降到0.15毫克/升时则会窒息死亡。白仔鳗苗有喜淡水的习性,而性成熟的亲鳗则有喜咸水的习性。

鳗鲡是肉食性鱼类,主要以田螺、蛏、蟹、虾、桡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。不同生长阶段其摄食对象有明显变化。白仔鳗苗主要摄食轮虫、枝角类、水丝蚓、水生昆虫幼虫、贝类残渣和有机碎屑等。体重100克以上的幼鳗常追食小鱼、小虾,还可摄食各类动物尸体。

鳗鲡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密切关系。一般在3月中、下旬,当水温上升到12℃左右时开始摄食;11月中、下旬,水温下降到12℃左右时停食;6-7月和9-10月间,水温在24-30℃时摄食强度最大,其摄食量占体重的5-10%左右。

野生鳗鲡比养殖鳗生长慢。如春季从海口进入钱塘江口的白仔鳗,体长6厘米左右,体重约0.1克;翌年春体长达15厘米左右,体重约5克;第三年春天,体长达25厘米左右,体重约15克;第四年以后才能达到上市规格约150克。池塘培育的鳗苗生长较快,体重0.1克的白仔鳗苗,经过6个月培育,当年秋后达到14克,翌年秋天,大部分达到上市规格。温流水培育鳗苗生长更快,体重0.1克的白仔鳗苗,经过6个月培育,平均规格达到25克,再经过4-6个月的饲养,可全部达到上市规格。

自然生态保护共享平台
京ICP备05067984号-44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